在中医治疗中,医生会凭经验开药方,在某些方面,这些经验可能不一定非常准确,但都是建立在试验和统计的基础上的,并会根据病人的反馈进行调整,没有用的药或者副作用大的药会被取消,或者被减量。这种治疗方法,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实践是经验的产物 |
C.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D.认识需要得到检验和发展 |
央视在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面对记者“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同样的问题。虽然大家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但大都感觉幸福。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 B.矛盾具有特殊性 |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20世纪40年代,Paul Muller因发现DDT的杀虫剂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奖;60年代因发现DDT的累积性和持久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潜在的巨大危害,遭到世界各国的禁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预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这告诉我们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②事物的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的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④要用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事物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早在2009年4月14日的时候微软就宣布将会停止对Windows XP以及IE6的主流支持,最新的IE9也并不支持Windows XP系统,并且微软计划于2014年4月8日中断对Windows XP的所有扩展支持。然而即使真到了那时候,Windows XP可能仍将占据着20%的市场份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 |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C.事物总处在不显著的变化之中 | D.必须通过质变完成事物的发展 |
目前,我国20%的垃圾系过度包装。为此,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从而将过去对减少产品过度包装的倡导性规定修改为强制性规定。这一规定的变化说明
①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制约着人们对过度包装认识的程度
②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人们对过度包装认识的发展
③减少产品过度包装的真理性认识依赖于社会的进步
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过度包装问题的解决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可见,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这体现了
A.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 |
B.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C.坚持与发展是完全统一的 |
D.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可违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