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简政放权,被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一年多来,国务院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约占改革前行政审批项目总数的1/3。随着取消和下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取消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许可、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探索建立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等简政放权改革举措不断出台。
材料二:“只要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如是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综合处处长童有好表示,据统计,约三分之二的新发明、新创造都是中小企业做出的,微软、苹果、阿里巴巴、百度等高科技公司最早都是小企业孵化而来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及人大的相关知识,推进市场化改革怎样才能防止政府管理的“缺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分析企业应如何进行创新?
近一个时期以来,公共舆论中出现了一种值得各级政府高度留意的“被”现象,这就是在一些公共信息发布后,信息中的相关核心词,被某些公众加了一个“被”字。诸如,有消息称,公众的工资增加了多少,幅度多大。一些公众对此不认同,称自己的工资“被增加”、“被富裕”、“被民意”、“被网瘾”等等。
请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这一现象。
材料一庆建国60周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大自治区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成就展展现了五大自治区60年来辉煌的变化,举世瞩目的成就。少数民族地区从过去处于原始、半原始状态进入了今天富裕、文明、进步的时代。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是1978年的90多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平均寿命从解放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现在70岁左右;到2010年民族自治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各民族人民更是以自豪、骄傲的身份参加了国家事务的管理。
材料二然而,就在全国人民准备欢庆建国60周年之际,却发生了另一种不和谐的恶劣事件。以热比娅为首的新疆疆独分子,煽动民族分裂,制造民族矛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7.5”恶劣事件。造成156名无辜群众遇难,1700多人受伤,730户店铺受损,大量汽车被砸烧。在此情况下,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及自治区政府及时作出部署,并采取措施,打击暴乱恶性事件,平息事态,恢复老百姓正常稳定生活秩序。
材料三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和睦、社会的稳定,是包括新疆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任何制造事端、图谋分裂的行为,都是全国各族人民所不允许的。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解决问题,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也必然会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任何分裂图谋都不会得逞。
⑴结合材料一请分别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取得骄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二、三请从公民个人角度和国家角度知识分析维护民族团结的必要性。(9分
材料一 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制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方针。中央政府推出两年内投资4万亿用于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其具体内容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
⑴我国政府采取的上述措施有何经济意义
⑵上述材料体现我国政府履行那些职能?
材料二 落实投资4万亿用于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需要政府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扎实履行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同时也需要通过各合法的渠道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怎样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图表
注: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中国汽车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可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材料 目前,几乎在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私人轿车拥有量不断攀升,私人轿车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财富、地位的象征,而是成为相当一批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了“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但随着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负面效应也逐步呈现并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回答: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汽车生产企业和政府怎样才能既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又尽量减少其负效应?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通过会谈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井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中美应该也完全可以超越差异和分歧,不断充实和丰富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战略内涵,共同为开创21世纪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中美应该也完全可以超越分歧,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