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底特律与长春都有“汽车城”之称,试评价汽车产业集聚模式的利弊。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钢铁之城”匹兹堡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潮。试分析当时匹兹堡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3)分别分析大连和沈阳两城市的工业区位条件。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3)说明G河径流量主要来自M点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4)评价G河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环境保护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借鉴国外经验,废弃矿坑的身份转换往往与新鲜的创意密不可分,比如反恐演习场、垂钓中心、特色医院等等。
指出废弃矿坑带来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废弃矿坑的重生提出合理化、创意化治理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下图近60年中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西南地区2000-2010年间与前50年比较降水和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指出可能发生的一种突出气象灾害,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成因。
旅游地理
2015年1月12日,北京冬奥申委正式公布了2022年冬奥会《申办报告》,文件中提到,若申办成功, 北京-张家口(崇礼县)将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比赛。崇礼县境内多中低山脉,冬季平均气温-12℃,近10年年均降雪厚度达1米以上,该县各滑雪场均有完备的人工造雪系统,适于开展国际高端竞技滑雪运动。
据材料分析张家口(崇礼县)承办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优势条件,并分析若冬奥会申办成功,对张家口市旅游业的有利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性喜冷凉,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高产并富有热量,等同同样种植面积的水稻或玉米的3-4倍,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材料二
马铃薯在欧洲有“第二块面包”之称,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爱尔兰是欧洲最早引入和广泛种植的地区之一,当时的爱尔兰人每年有10个月靠马铃薯和牛奶过活。图甲为爱尔兰位置示意图。
然而,1845年爱尔兰的马铃薯田遭受枯萎病的侵袭,造成连续几年的空前大饥荒。导致马铃薯腐烂的霜霉病来源于一种真菌,这种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育,靠风或水携带自己的孢子来繁殖。
材料三
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营养丰富,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图乙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爱尔兰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的条件。
(2)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大饥荒产生的地理原因。
(3)请以西南山区为例,谈谈在该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及加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