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材料二:下图是近年来我国某研究机构对部分社会群体的心态调查情况。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一,请运用哲学关于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回答,通过文艺作品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的重要意义。
(3)有人认为,材料二中反映的各种心态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请你运用哲学关于意识的本质的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渡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渡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我国经济放缓的“新常态”。S市市长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隐身”GDP增速,取代它的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等表达,更加明确和强化了对社会治理的要求。比如,提出“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6%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等。这里的“一隐一现”传递出强烈的转型信号以及科学的政绩导向。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职能”有关知识,谈谈你对S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传递的科学政绩导向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后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对雾霾治理的空前关注,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
材料二: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如何解决资源、环保成为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1)结合材料一治霾现状,根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阐述公民在治理雾霾中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最近10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中国网民已突破6亿大关.。无门槛、及时发布、海量存储等优势使得网络反腐异军突起。2013年3月10日,新华社发布一组数据:全国网上举报案件数量年均达3万多件,中纪委网上举报中心仅开通半年,就受理举报32500件,月均2700件。雷政富、房叔、表哥、香烟局长、局长日记等都是经网络曝光的。但网络开放门槛低,也给举报信息的甄别带来挑战,一些贪官落马的同时,也存在谣言泛滥、语言暴力、人身攻击、个人私怨报复、隐私随意曝光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认为公民应该怎样参与网络反腐?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备受期待。如何对待、引导小微企业,对于激发创业、创新有着积极作用。W市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上提交了《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经该市人大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承办。日前,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中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