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表示与缩手反射相关的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为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1微繁殖技术又称快速繁殖技术,就是将植物体的一部分组织小块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成大量的小植株,从而达到快速无性繁殖的目的。20 m2的培养室内最多可容纳100 万件试管苗。这一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已基本成熟,并形成诸如工厂化生产兰花这样的产值巨大的工业生产体系。
材料2植物的去病毒技术是微繁殖的一个分支,植物病毒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对于无性繁殖的植株来说,一旦感染上病毒就会代代相传,日趋严重。但在茎尖分生组织中,细胞繁殖十分迅速,病毒还来不及侵入,因此就成为植物体相对无病毒的特殊区域。
(1)利用微繁殖技术繁殖植物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微繁殖技术繁殖植物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进行兰花无病毒植株的培育,首先要选择外植体,选择对象为兰花的__________________。
(4)对外植体进行消毒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剂。消毒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外植体的活性。若消毒时间太短消毒不彻底;若消毒时间过长,容易使外植体受损伤,克服外植体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5)探索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条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实践表明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另外不同的植物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除上述因素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影响实验结果。

据报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证实,引发墨西哥和美国猪流感病例的病毒都是A/H1N1型,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八个基因片段来自不同分支的流感病毒,其中HA、NP和NS基因为古典型北美系猪流感病毒,NA和M基因来自欧亚系猪流感病毒,PB2和PA来自禽H1N1病毒,而PB1基因来自季节性H3N2病毒。但是,具体的序列信息现在还没有公布,还无法判断其跨越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有专家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引发人类疫情已有十余年,至今各国所有分离到的病毒均为禽源,未发现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重组或重配证据。而此次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疫情一经发现即已发生了病毒基因重配。(基因重配是具分段基因组病毒之间核酸片段交换,基因组各片段在子代病毒中随机分配。)但H1N1禽流感与H5N1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这种重配与H5N1的流行关系不大,似乎不应为此过于担心,以免分散研究的重点。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回答:
(1)请分析基因重配后的猪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本质区别是。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后,医生检查发现该人于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再感染。理由是
(2)为防治猪流感病毒,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研制疫苗,研制疫苗的作用理论依据是,感染病毒后要通过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体内病毒。
(3)我们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如果让我们对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探究实验。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请回答
实验目的: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猪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猪胚胎干细胞,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请预测结果及结论

下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据图回答: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原因是

(2)图中②为过程,常用作为诱导剂。该细胞继承了,因此不仅能分泌,还有本领。
(3)该方案的目的是

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请分析相关问题并予以回答:

(1)预测三种情况下细胞的代谢情况(用“能生活”或“不能生活”回答):
A,B,C
(2)哪一个实验能说明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并加以说明。
(3)请描述核对质的重要作用。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中国科学院与我国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关实验室组成的联合实验室之一,又叫人工膜技术,是生物工程的一个新的分支。这一技术是把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着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通过脂质微球体的膜与细胞质的相互作用(包括膜相互融合,被吞噬等),把这些物质送入细胞中。从而达到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目的。请回答:
(1)微球体与细胞的融合依赖于膜的性,要将药物、酶等运输到患病部位,与细胞膜的特异性的功能有关,这一功能与组成细胞膜的
密切有关。
(2)下图为人体肝细胞膜的业显微结构模式图,则:

①在a~d四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表示CO2的运输的是,表示K+运输的是。(用字母回答)
②若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代谢活动加强,则该膜结构特点表现为。若将该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则该膜结构将变
(3)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常通过减少磷脂的供给量,达到提高谷氨酸产量的目的,这样做的原理是
(4)“生物导弹”可以将抗癌药物运输到癌细胞中,达到治疗的目的。其中将抗癌药物运输到特定部位的关键物质是,这是由于癌细胞具有性。
(5)甘油、胆固醇等之所以能优先通过细胞膜,主要与有关。
(6)如果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给狗注射适量的Na131I,可见该细胞中131I先上升后下降,原因
(7)如果该细胞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较,则膜结构中[ ]含量下降,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