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人体某一个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阴影部分)和DNA分子数(无阴影部分)在A、B、C、D中4个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的时期是
据下图判断,说法错误的是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
B.口服垂体分泌的激素对该过程的调节没有影响 |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
D.血液中含有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④ |
右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
B.图②表示交叉互换, 不会发生在细菌细胞中 |
C.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D.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或重复 |
科学家对人类的X、Y两条染色体进行研究发现,两条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没有等位基因 |
B.位于Ⅲ非同源区的致病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有关 |
C.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位于Ⅱ同源区上 |
D.位于Ⅰ区的致病基因的遗传都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 |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
D.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