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B.用图1中的质粒和图2中的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 |
C.图2中为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不能使用EcoRⅠ |
D.为了获取重组质粒,最好用BamHⅠ和HindⅢ同时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
下列关于C3植物和C4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C4植物与C3植物相比,其发生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 |
B.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为细胞个体较大,叶绿体中不含有基粒 |
C.C4植物水的光解发生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 |
D.C4植物比![]() |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农作物出现“烧苗”现象时,说明细胞吸水较少 |
B.合理密植的应用,可以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
C.P元素在植物体内能被再利用,但仍要在作物不同发育时期适量施磷肥 |
D.用相应根瘤菌拌种有利于豆科作物增产,施用圆褐固氮菌剂有利于小麦和水稻的增产 |
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②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 nm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上面;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且镁在老叶中的含量显著减少;⑤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A.②④⑤ | B.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⑤ |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恒温要比保持昼夜温差有利于番茄![]() |
B.若此温室为红色罩膜的大棚,则番茄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
C.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 |
D.曲线A中,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可以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0.5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加入物质 |
适量唾液 |
锈铁钉 |
生土豆块 |
熟土豆块 |
生土豆块+稀盐酸 |
实验结果 |
几乎无气泡 |
少量气泡 |
大量气泡 |
几乎无气泡 |
几乎无气泡 |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实验 |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
C.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