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某显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女患者的父亲一定患病 |
| B.男患者的母亲不一定患病 |
| C.正常女性的父亲不一定正常 |
| D.人群中该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不能证明的是
| A.DNA可以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 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 C.DNA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
|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
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把烘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把解离后的根尖直接放到龙胆紫染液中染色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放入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中染色
D.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III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每人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过程 |
|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必须相等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
|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
| D.甲、乙重复4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
| B.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
| C.根据假设设计了测交试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
|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