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下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导致C1-通道的开启 |
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
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 |
D.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营养物质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 |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或只进行厌氧呼吸 |
如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细胞器甲是线粒体,则它能完成下列反应的全过程:C6H12O6+6 O2+6H2O ![]() |
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
C.细胞器丙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羧基和氨基 |
D.肺炎双球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 |
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N点时,该器官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需氧呼吸 |
B.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氧气浓度,此时厌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
C.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
D.L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吸水膨胀时,质膜的厚度就会变小,说明质膜具有选择透性 |
B.乙酰胆碱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乙酰胆碱通过②方式进入突触后膜 |
C.神经元复极化恢复静息电位的生理基础是K+通过④方式外流 |
D.质膜上载体蛋白结合葡萄糖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
下图有关概念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
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