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以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新预算法强调要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加强对不规范预算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新预算法的修订,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A.倾听群众呼声,科学民主决策 B.严格依法执政,自觉接受监督
C.健全和完善行政外部监督体系 D.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

上述材料说明(  )

A.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择题
1、李长春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深入持久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道德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正确的指导作用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日益淡薄
2、李长春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广泛组织学习“双百”人物活动,努力在全社会掀起学习英雄模范、崇尚英雄模范的热潮;激励人们以“双百”人物为榜样,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争当先进、建功立业,努力把“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这是
①我党实施思想领导的表现②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③党领导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④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的表现
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要激励人们以“双百”人物为榜样,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争当先进、建功立业,努力把“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是
A.人们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在一定条件下,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
C.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D.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都是高尚的道德
4、在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双百”人物典型事迹的感召下,全社会涌现出了成千上万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先进人物,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树立了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评选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双百”人物,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回答第5—6题。
5、从辩证法角度看,人们之所以要崇尚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提升道德水平,是因为
A.物质与精神不可分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6、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村主任、卫辉市春江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春亮,多次捐款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困难学生及家乡修路、建学校、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等,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多方引资,发展村办企业,率领大家同走致富路。经群众推荐、审核公示和群众投票、评委评选等程序,裴春亮等5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A.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C.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D.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7.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组织开展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大力弘扬公民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公民道德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等的高度重视。“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发挥英雄模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②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③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表现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人生境界,犹如钻石,亘古不变,熠熠生辉;犹如太阳,温暖、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双百”英模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B.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消极阻遏作用
C.革命、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D.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9.榜样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力量,更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青年学生,以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模范人物为榜样
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坚持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统一④为了朋友,要两肋插刀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从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叠合。这种叠合启示我们每一个人
①当代中国,要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
②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制约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社会进步发挥个人的才智
④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是一样的
A.①②B.①③ C. ①②③ D.①③④
11.时代的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英雄模范的道德楷模力量来推动。这是因为
①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②道德楷模是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③道德楷模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④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重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我们要选择完全相同的道德典范来学习
③不同时期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相承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这说明劳动者有(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某银行一年中共向企业贷款2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是12%:全年吸收存款15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是8%。在这一年中.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40万元,办公费用等支出40万元。这一年该银行的利润是( )
A 120万元 B 80万元
C 40万元D 20万元"

2005年6月广两和福建等地发生特大暴雨和洪水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当地的保险公司迅速组织力量开展灾害评估,并以最快的速度为受害的群众和企业支付了保险赔偿金。这种保险主要属于( )
A财产保险 B人身保险
C社会保险 D 生命保险

职工张某所在的企业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他曾用1万元购买了本公司的股票。后来公司发行债券,他又认购5000元。同是一家公司,既有股票.叉有债券。同是一个人,既买股票,又买债券。债券与股票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有价证券②都是筹集资金的手段③受益权相同④性质相同.都是投入公司的资金所有权证书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