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等目标。这有利于
①扩大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②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③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坚持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过程将是长期的,在这一过程中
①会存在不平衡性②必须增强发展的协调性③要保持更快的发展速度④以解决温饱问题为重点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近60年不遇的严重伏旱,使辽宁各地普遍受灾,截至2009年8月17日,辽宁全省投入各级抗旱资金2.236亿元,其中省政府决定新增5000万元抗旱资金。出动抗旱人员109万人,开动机电井4.57万眼、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1.26万台套,累计浇灌面积546.6万亩,临时解决了19.93万人、8.5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材料主要反映出
A.市场经济具有自身的弱点,会造成经济的波动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
为预防和制止价格垄断行为,保护公平竞争,200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反价格垄断规定》,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09年9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这样做是因为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②市场配置资源会带来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④具备公平、公平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09年8月12日,财政部数据显示,继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实现19.6%高增长后,7月份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总额6695.9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622.39亿元,增长10.2%。前7个月全国财政支出主要投向农林水事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科学技术、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教育等领域,这些重点支出增加额占同期财政支出增加额的70%左右。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直接原因是
A.税收收入增加 | B.经济止跌回稳 |
C.财政支出减少 | D.国家经济实力增强 |
2009年9月1日,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在全市推广谈判工资制,保证职工工资合理增长。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对企业的效益来说,不是“减法”的效果,往往是“加法”甚至“乘法”的效果。这体现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