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了“抠抠族”和“海囤族”。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笈,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这是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
|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
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 |
| 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
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
| 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 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 |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
|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
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而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
|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
| 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 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
|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