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13年3月,3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在立法中明确了税收法定原则。根据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该修正案草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全会决定鲜明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命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13亿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时代华章。这一决定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全会决定。8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过程蕴含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完成。
针对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
2013年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议,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将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议制定《推动文化建设具体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审议、批准《推动文化建设具体规划纲要(草案)》。
全国人大履行职权的程序和内容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请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材料:公民举报不良现象,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但匿名举报却存在调查线索不持续以及举报内容不真实等现象。对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4年10月份印发规定,鼓励公民实名举报,以更好地发挥公民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说明公民应如何参与法治国家的建设。
材料一:2014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全省生产总值为42814.2亿元。增长8.7%,高于全国经济增速。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省委和省政府正确认识发展大势,果断抢抓机遇,迅速调整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方向,围绕“两区一圈一带”规划,坚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削减审批事项,公开办事程序和规定,做好规划和服务,将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等交给市场;打破行业垄断,放开市场准入,优化市场体制环境,激发多种生产要素的活力;完善经济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际化大企业和人才的聚集等,为推动蓝黄“两区一圈一带”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山东省委、省政协、省人大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中,是如何扮演好各自角色的。
材料二: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各成员国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习主席提出共同规划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共同谋求联动发展等4点主张。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会议达成共识及中国提出相关主张的原因。
材料一: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并在这些方面逐步退出了有力举措。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同,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1)联系材料,说明我国建设法治中国、维护人民利益的政治学依据以及公民怎样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农村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弄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等;加大农村基础实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搞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等。
(2)结合材料,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谈谈国务院是怎样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