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积极调查研究,搜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多项议案。
材料二:2015年6月11日,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基层为主战场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结合材料一,说明人大和人大代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的依据。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某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两个角度,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6分)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1)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2)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道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部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材料一:《纲要》强调: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
(1)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二:山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3年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年”,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山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2)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
(本小题11分)
阅读漫画“无所适从”,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漫画讲述一个学生在低俗色情暴力的文化氛围中无所适从。
(1)漫画反映了文化市场存在什么问题?
(2)以上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请从国家、企业、个人角度谈谈解决漫画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