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霖,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 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③受地面增温影响 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某个城市周边地区不同阶段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图,回答问题。图示地区可能分布在
A.长江三角洲 | B.鄱阳湖平原 | C.墨累—达令盆地 | D.美国中部大平原 |
有关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在阶段Ⅰ的正确叙述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
B.生产规模大,劳动生产率低 |
C.生产规模大,但商品率低 |
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机械化水平低 |
如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甲地:种植园农业----气候 | 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交通 |
C.丙地:混合农业----地形 | D.丁地:乳畜业----水源 |
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区 |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A.夏季气候温暖 | 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 D.草类茂盛 |
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
B.甲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乙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 |
如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
A.晴天日平均值约2.2℃,最大值约3.7℃ |
B.阴天日平均值约0.9℃,最大值约2.4℃ |
C.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 |
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 |
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②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亿---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亿---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亿---9亿 |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亿---16亿 | B.15.1亿或16.6亿 |
C.约8亿---9亿 | D.约14亿---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地区开放程度 |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 D.国家人口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