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
| B.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
| C.东边地点的地方时晚于西边地点的地方时 |
| D.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图中的球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 )
| A.地球不停地自转 |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
| C.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 D.地表能反射太阳光 |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 A.每日都重合 | B.每日都不重合 |
| C.只在春、秋分日重合 | D.只在冬、夏至日重合 |
图是某地一物体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北京时间9:20时影子最短,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定在()
| A.南半球 | B.北半球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
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在北半球 | B.一定是昼短夜长 |
| C.一定是昼长夜短 | D.可能昼夜等长 |
该时段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段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的轮船一直顺风顺水 |
| B.此时段我国长江的水位较低 |
| C.此时段在南极科考人员可看见美丽的极光 |
| D.此时段华北平原正在收割小麦 |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当地称为“血瀑布”。 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却高达25℃,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
| 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 |
|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
|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
| B.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
|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
|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
据“中国水文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19日8:00位于鄱阳湖江西都昌水文站水位为12.58米,比该站1952~2014年平均水位偏低1.14米。与正常年份相比,今年鄱阳湖中部湖区进入枯水季节的时间提前了17天。图为鄱阳湖地区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鄱阳湖表现出枯水期时间提前、水位偏低,下列说法中与其成因关联度较小的是()
| A.大面积退耕还湖 |
| B.鄱阳湖流域降水偏少 |
| C.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 |
| D.大规模的采砂活动使湖口通道的泄流能力增强 |
关于该地区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因此鄱阳湖白天降水量多于夜晚 |
| B.鄱阳湖与周边地区会形成湖陆风。其中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湖风转陆风会推迟 |
| C.依据水循环原理直接补给鄱阳湖水量最多的水体是大气降水 |
| D.当湖水经湖口泄流入江量最多时,鄱阳湖的水位达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