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容易被溶蚀的是( )
A.无植被耕地 | B.人工草坡 |
C.柏树林 | D.天然草坡 |
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
A.水土流失 | B.荒漠化 |
C.滑坡、泥石流 | D.土壤盐碱化 |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之相伴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引起“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 B.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 D.沙尘暴肆虐全球 |
“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叙述不可能的是
A.海平面上升 |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
C.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 D.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
下图示意某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的特征是
A.全年温和多雨 | B.冬季温和多雨 |
C.夏季炎热多雨 | D.全年炎热少雨 |
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可以根据该地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判断。该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的成因主要是
A.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
B.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C.终年受信风带的控制 |
D.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
下表为某地连续4天的平均气温和气压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日期 |
12日 |
13日 |
14日 |
15日 |
平均气温(℃) |
3 |
0 |
-2 |
-5 |
气压(百帕) |
1013 |
1015 |
1017 |
1019 |
由表中数据可推断,12日~14日期间,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暖性高压 |
与13日相比,15日该地受
A.冷气团控制,气压降低 | B.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 |
C.暖气团控制,气压降低 | D.暖气团控制,气压升高 |
13日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和风细雨 | B.狂风暴雨 | C.雨夹雪 | D.晴空万里 |
热力环流原理可解释山谷风的形成。下边山谷风示意图中,山坡(顶)空气密度、水汽含量一般都小于谷地,山坡(顶)空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本身的逆辐射能力都小于谷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区域间风力不同 | B.地面气压不同 |
C.地面冷热不均 | D.海拔高低不同 |
关于山谷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山坡(顶)相对于谷地为高压 |
B.白天近地面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 |
C.夜间谷地上空空气呈下沉运动 |
D.夜间山坡(顶)高空气压高于谷地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 |
读下边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每年1月3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A.①至②之间 | B.②至③之间 |
C.③至④之间 | D.④至⑤之间 |
太阳直射点从①至②这一时段内
A.北半球昼长夜短 |
B.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在增大 |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
D.赤道上白天时间越来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