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东北宫城县以东发生9.0级超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使日本主要的工业部门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并波及世界经济市场。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核电站等核电站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甚至发生了核泄漏事故。
材料二 日本超强地震位置示意图受此次地震的影响,短期内国际市场( )
A.铁矿石价格上涨 | B.原油价格上涨 |
C.部分电子元件价格上涨 | D.汽车轮胎原料价格上涨 |
此次超强地震的危害巨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震级大,震源深,破坏力大 |
B.未能及时、准确发布地震预报和警报 |
C.主震过后,余震频繁且等级较高 |
D.受原发性主灾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的共同影响 |
从地理角度看,影响核泄漏物质扩散的主要因素有( )
A.风、地表径流、洋流 | B.风、气温、太阳辐射 |
C.气温、地表径流、植被覆盖率 | D.植被覆盖率、洋流、大气能见度 |
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称为复种。 近年来,我国某些水稻产区的复种制度发生了变化。 回答下列各题。
1999 ~ 2006 年部分省区由于复种制度变化导致的水稻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近年来南方主要水稻产区双季稻大面积改为单季稻,以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气候变暖 | B.水稻单产提高 |
C.劳动力流失 | D.耕地减少 |
结合表中资料判断甲、乙两省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A.福建、黑龙江 | B.浙江、湖南 |
C.湖北、云南 | D.江西、江苏 |
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工业消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和灰水足迹(发展工业而污染的水资源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有关国家与工业产生的水足迹的描述,符合图示的是
A.发达国家的灰水足迹比重很小 |
B.水足迹和工业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
C.水足迹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 |
D.日本灰水足迹比重大于印度 |
各国为降低工业产生的灰水足迹比重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②增加河水和地下水的开采,加大蓝水足迹比重
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3月23日中国“高分一号”卫星在下图中③市西南2500公里处发现疑似物(物体约24米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中国“高分一号”卫星观测到疑似物,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 B.GIS | C.BDS | D.RS |
下列有关图中①②③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城市1月份不会受到飓风危害 |
B.③城市6月份经常有狂风暴雨 |
C.②城市附近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
D.①与③城市的多雨季节相同 |
图示区域
A.东北部接近板块生长边界,地壳活跃 |
B.气候干旱,温带荒漠广布 |
C.西部海域洋流冬夏季方向相反 |
D.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 |
下图为“丹麦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A区域的重要出口农产品有
A.牛肉、面粉 | B.葡萄酒、红肠 |
C.乳酪、奶粉 | D.花卉、水果 |
影响丹麦A与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 B.科技 |
C.劳动力 | D.热量 |
下图为“新疆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山前冲积扇绿洲。完成下列各题。关于该山前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 | B.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
C.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 | D.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较大 |
该山前冲积扇绿洲的分布,体现的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