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月份 |
l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 |
20.1 |
23.0 |
27.6 |
30.2 |
30.7 |
30.3 |
29.2 |
29.1 |
29.1 |
28.2 |
24.9 |
20.8 |
| 降水 |
11 |
30 |
35 |
60 |
142 |
288 |
411 |
349 |
288 |
143 |
26 |
17 |
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 (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该地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而不是在7月的原因是 ( )。
①地处低纬度,5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
②5月降水量还不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太强
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
④受地形的影响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在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 )。
①吹西南风 ②吹东北风 ③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④受赤道气团的控制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
| B.由于自然条件各要素在为断的变化 |
| C.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优良品种的培育 |
| D.化肥、农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许多农产品的产量 |
对交通运输线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 B.历史条件 | C.民族分布状况 | D.自然环境 |
图7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7回答9—11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 |
| 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
|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 |
| 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 |
该生态园
|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 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
|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②生态恶化
③资源超常规利用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7—8题。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 B.人口分布 |
| C.城市分布 | D.交通线路 |
“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
| B.改善西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
| C.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 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
读图4回答5—6题。
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
|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
|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
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 |
| 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
|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 |
| 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