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
2013年12月24日,载有52名多国游客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被困南极海域的浮冰区,中国“雪龙号”搁置考察任务紧急救援;2014年春节,106名中国游客突然造访长城站,他们的到来让科学家们左右为难。有关数据显示,南极游客人数在1990年时不足5000人,现增至每年约3.5万人。
指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并说出南极旅游必须规范管理、严格限制的主要原因。
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回答1—4题:(每空1分,共8分)
(1)根据图中深度,说出各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
ABC
(2)b1和b2间是层,这里可能是的主要发源地。
(3)组成岩石圈的是图中的(字母)。
(4)A层的上部为层,下部为层。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⑴.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工业。
⑵.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业部门最为突出。
⑷.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⑸.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A处是田纳西河的发源地,此处地形为山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______
和_______。
(2)在A、B、C三处中,人类活动的比较集中地区是_____ (填字母),该处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
(3)在A、B、C三处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好植被生态的是____ ,应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C代表田纳西河,这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
和。
(5))简要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水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图,分析完成问题:
(1) 判读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A河 C省D市
①铁路, ⑤山
(2)该区域的特色能源矿产是,其分布特点是; ;
;。
(3) C省所处的地形区是, 为了充分发挥该省的特色资源优势,加快特色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该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步伐,表现在
;;。
读新疆和田地区的有关材料和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材料一
年平均蒸发量(mm) |
2600 |
年平均降水量(mm) |
33 |
材料二
人口(万人) |
耕地(万公顷) |
|
20世纪50年代 |
50 |
12.7 |
20世纪90年代 |
150 |
18.1 |
(1)和田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_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2)三道防线中,林带主要发挥了____________、_的功能;因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_;蒸发量比沙丘地区___________
(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字母填入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影响的关联图中(每个空格内限填一项,有的选项可不选用)。
A.土地盐渍化 |
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
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
D.绿洲沼泽化 |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