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两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 省份 |
常住人口(万人) |
户籍人口(万人) |
在常住人口中 |
|||
| 城镇人口比重(%) |
0-14岁人口比重(%) |
15-65岁人口比重 |
≧65岁人口比重 |
|||
| 甲省 |
5950.1 |
6862.0 |
43.01 |
17.98 |
71.84 |
10.18 |
| 乙省 |
10430.3 |
8500.0 |
66.18 |
16.89 |
76.36 |
6.75 |
注:户籍人口是公安部门户籍统计的人口,是以公安户籍记录为统计基础。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但不包括本地户籍长期在外地的人口)和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甲、乙两省区最有可能是 ( )
| A.上海、甘肃 | B.安徽、广东 |
| C.山东、新疆 | D.浙江、四川 |
表中信息直接可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 )
| A.城市化水平更高 | B.人口素质更高 |
| C.青壮年比重更大 | D.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
导致甲、乙两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之差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环境条件 | B.经济发展水平 |
| C.政府的政策 | D.历史因素 |
读图,回答问题。甲、乙两图是我国两个著名的三角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是______三角洲,乙是______三角洲。
(2)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______,该地区是我国____工业基地;乙地区最大的城市是______,该地区是以______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集中分布在我国______和______两个经济特区。
(3)A、B、C三条铁路线均通往北京,A 为______线,B为______线,C 为______线。
(4)港澳地区与乙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互补关系,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其中扮演“前店”的角色的是。在下列影响工业生产的要素中,港澳地区占优势的是______(填字母两个),乙地区占优势的是______(填字母两个)。
A、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
B、科学的管理水平;
C、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金;
D、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资源。
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ABCD
(2)在A 、B 、C 、D 区域中: 耕地主要分布在和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3)C地区与 D 地区的分界线是线,这一线也是一月均温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也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带分界线,又是干湿地区中,半湿润与地区分界线。
(4)图中A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B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我国(省区),山脉:A,B。
(2)河流C:,沙漠D:,行政中心E:。
(3)这一地区地形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4)这里的少数民族以和 为主。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示是我国(省区),D是。
(2)流经D的河流是,该河流在境外叫河。
(3)与D地区相邻的国家是、。
(4)该旅游地区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
(5)D地区有哪些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5分)
(1)A(海峡),
B(海洋)
C(港口城市)。
(2)岛上森林面积广阔,有“”的美誉。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