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下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相应的叙述 |
A |
植物体一部分 |
愈伤组织 |
植物体 |
若甲离体培养,则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
B |
二倍体 |
花粉 |
单倍体 |
经①和②过程形成的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③得到的甲为纯合子 |
C |
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 |
①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的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到反馈调节作用 |
D |
抗原 |
B细胞 |
浆细胞 |
过程①需要糖被的参与,过程②是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③是分泌到体液中的物质 |
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中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家兔性状的遗传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
②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
③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以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A.只有① | B.只有①② | C.只有②③ | D.①②③ |
将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由此分析可以得出( )。
A.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
B.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不同 |
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中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
有人在不同的温度下培育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棒眼果蝇,统计发育出来的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结果如下表:
温度/℃ |
15 |
20 |
25 |
30 |
雌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 |
214 |
122 |
81 |
24 |
雄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 |
270 |
160 |
121 |
74 |
以上实验表明,棒眼果蝇在发育过程中( )。
A.温度和性别影响了基因的转录
B.温度和性别对复眼中的小眼数目是有影响的
C.影响小眼数目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
D.温度和性别都是影响小眼数目的根本因素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 |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