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多对基因控制 |
| B.基因3不正常而缺乏酶3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 |
| C.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 |
|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有荚膜的细菌 |
|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DNA分子,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 |
|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DNA分子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 |
|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 |
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下列基因组合不是配子的是:
| A.Ry | B.Ab | C.Dd | D.BR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
| B.以上两株亲本都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
| C.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
| D.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A.1/4 | B.1/6 | C.1/8 | D.1/16 |
下列表示二倍体和多倍体植物杂交的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A.二倍体 × 二倍体 → 二倍体 | B.三倍体 × 三倍体 → 三倍体 |
| C.二倍体 × 六倍体 → 四倍体 | D.二倍体 × 四倍体 → 三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