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 ___。
(2)E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身体呈____  ___型,前肢变成__  ___,体表被覆羽毛等。
(3)F特有的生殖特点是_____________。
(4)D的身体覆盖有______    ___,即可保护身体又能防止水分蒸发。
(5)上述图片中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有________(填字母)。
(6)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
A.ABDCFE       B.ABCDEF
C.ADBFCE      A.DCEF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是流淌在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一盆清水”。
历史悠久、浩瀚远淼的鄱阳湖,不仅是联系东西南北的通衢、万类竞长的家园,还是江右人文的渊薮、赣鄱生民的母亲湖。最早描写鄱阳湖的大诗人陶渊明在《游斜川诗序》中写道:“辛丑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室旧矣,不复乃为嗟叹。”
 鄱阳湖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十分利于农产品的生长。“春季千顷油菜分外黄,夏季万亩荷花吐幽香,秋季处处稻谷闪金光,冬季轻舟湖面捕鱼忙”,勤劳的赣鄱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和鱼乡文化。
鄱阳湖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的湿地,总面积达35116.1公顷。鄱阳湖,水天一线,苍茫辽远。湖波涟漪,锡箔般从天际潋滟而来,逶迤而去;啾啾鸟鸣,在芦苇丛中此起彼伏,宛转而清脆;繁复的水草,在水中枝枝蔓蔓,舒卷自如;成群的鸥鸭鹞雁,在水面自在嬉戏;生命之歌,在浩淼辽阔的湖面弹奏,旷远而幽眇……。

(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鄱阳自古“稻饭鱼羹”,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鄱阳湖这个湿地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了
适宜的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优越的生存条件。
(3).陶渊明描述的鲂鲤和水鸥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而芦苇和水草则属于。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
(4).油菜收割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不久会长出幼苗,这主要体现了生物能()

A.生长 B.发育 C.繁殖 D.遗传

图1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回答:

(1)图1中要使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将装片向____方移动;要使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调节图2中标号【】所示结构;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图3中镜头:×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观察后,画了一幅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试指出图中的错误。

错误1:
错误2:
错误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其它生物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中的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2)如图所示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度)的影响曲线。
①a曲线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说明了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3)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已经总结出很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等。
(4)菜农不宜在蔬菜大棚内过夜,原因是

树林中,一只小鸟正飞来飞去忙着找吃的。突然,它发现树上有一个色彩艳丽的小动物在慢慢移动,便迅速飞了过去,将小动物一口吞入口中。就在同时,小鸟觉得口中刺痛难当,赶快把它吐了出来。原来这小动物是舞毒蛾的幼虫,既有艳丽的色彩,又有毒毛,毒毛会粘在捕食它的动物的口腔黏膜上,使捕食者痛苦不已。
(1)这只小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行为。
(2)舞毒蛾幼虫的毛色是由体内的控制的,是长期的结果。
(3)如果今后这只小鸟再看见艳丽的舞毒蛾幼虫可能会怎样做?。请说明你这样推测的理由:

2006年12月22日,中国培育出的首例绿色荧光的转基因克隆猪在东北农业大学顺利降生,下图为研究人员繁殖荧光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
(2)如果甲猪毛色为黑,乙猪毛色为白,丙猪毛色为黑,则荧光猪的毛色应为
(3)研究人员说,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原因是
(4)如果两头黑色的猪生出的小猪中有黑色也有白色的,那么显性性状为; 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请写出两头亲代黑色猪的基因组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