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
B.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的总电流为0.3A |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的功率为0.6W |
如图所示两容器中装有相同深度的甲、乙液体,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容器中放入两支相同的密度计甲、乙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A.ρ甲>ρ乙,F甲=F乙 |
B.ρ甲<ρ乙,F甲>F乙 |
C.ρ甲>ρ乙,p甲>p乙 |
D.ρ甲<ρ乙,p甲<p乙 |
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海水密度大于江水密度)()
A.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
B.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
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
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
C.推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A.浮力增大,ρ1=ρ2 |
B.浮力减小,ρ1=ρ2 |
C.浮力不变,ρ1>ρ2 |
D.浮力不变,ρ1<ρ2 |
(辽宁大连)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甲球漂浮,乙球下沉到水底.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球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A.F甲>F乙;ρ甲<ρ乙 |
B.F甲>F乙;ρ甲>ρ乙 |
C.F甲<F乙;ρ甲<ρ乙 |
D.F甲<F乙;ρ甲>ρ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