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 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心境的?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各题。作者登高赏景,倍感伤心,作者表达了哪些感慨?结合诗句分析。
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气象雄伟,笼盖宇宙”,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联系第二联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这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3分)
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尹潜①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舔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周尹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尝为岳州决曹掾。苦思为诗。本诗约作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当时北宋已亡,高宗即位临安(今杭州),立足未稳,金兵南下,苗傅、刘正彦又在杭州胁迫高宗让位,到处兵荒马乱。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③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廷。有人说,本诗题目就表明了作者漂泊无归之感,请问哪个词语体现了这层意思?试结合诗歌内容略加分析。
从全诗看,作者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相 见 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
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