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常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乡。
(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
(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达出来的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请略加分析。
(2)有人认为词的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3.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4.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借火赏花,但两人情绪有别,请你指出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 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仅八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望的对象。
B.开头两句化用古人诗句,来比自己眷恋京邑的心情。“望”字是贯穿全篇的线索。
C.“白日丽飞甍”的“丽”字有使动意义,生动表现了夕阳映照下屋脊色彩明丽的特点。
D.“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情景交融,流露诗人对归期难料的惆怅与伤悲。

12.谢脁的诗,诗风自然朴素。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是历来被人称颂的名句。请你分析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运用怎样的技巧来描写景物的? 着眼全诗,这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
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杨果:由金而入元的诗人,金亡五年以后才出来做官。
曲尾道出“司马泪痕多”,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慨叹“江州司马青衫湿”。请简要分析二者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曲词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全曲分析它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