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 |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
D.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 A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 D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体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 B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HB酸性比HA强 |
| C |
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中 |
镁表面有气泡 |
金属活动性:Al>Mg |
| D |
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加入0.5 mL有机物Y加热 |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Y中不含有醛基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操作 |
|
| ① |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
| ② |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
| ③ |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
| ④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 ⑤ |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 |
| ⑥ |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喷泉实验 |
|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
| C.制备氢氧化亚铁 |
| D.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