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新常态带来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坚持发展,因势利导。我们要用好新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在新常态下一心一意谋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我国主动适应新常态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张某是某高校大一学生。为了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2012年国庆期间他打算买一款手机。以下是他购买手机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前期调研】 张某通过网络以及和同学询问,了解到,手机的品牌众多、款式多样,不同品牌、性能的手机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与前几年相比,手机的价格普遍降低了。
(1)请简要分析手机价格普遍下降的原因。
【卖场体验】 一来到商场的手机专柜,就有许多服务员向张某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张某发现,所有品牌的手机都在以“庆国庆,送大礼”等名义搞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而竞相压价是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
(2)有人认为,降价销售是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手段。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出手成交】 张某考虑到:自己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联系,对其它性能要求不高;而且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最后,张某买了一款性能和价格适中的普通手机。
(3)张某的消费行为对我们做理智的消费者有何启示?
新年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2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指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使之成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重要经济增长极。坚持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统筹,打造特色区域品牌。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规划》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2年11月1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摘要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连续三年呈缩小态势。这三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粮食价格稳中有升,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增产和增收;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种粮等补贴力度的加大;随着外出务工工资水平的提高,选择外出务工的人数增加,广泛从事建筑、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通过转让土地承包权等获得的收入也稳步增长。
材料二根据刘易斯的人口转移理论(“刘易斯拐点”),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时,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就会产生劳动力竞争,劳动力工资水平由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决定,这时工资会不断提高。目前,城镇用工与农村用工的竞争已经展开。调查显示,在山东沿海地区1500元以下的月工资水平,会普遍遇到招工难问题,而2000元以上这种情况就很少,很多农民工开始对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提出较高的要求。
(1)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
(2)联系材料二,谈谈在应对“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过程中,劳动者和企业应做好哪些准备?
材料一进入新世纪,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生产力的国际化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加速发展。据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每天交易额已达到1.7万亿美元,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收入达到2.334亿美元,2009年增加到数万亿美元。
材料二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字显示,如果按人均GDP水平把全世界的国家分成5等份,人均GDP水平属于最高的20%的国家与人均GDP水平属于最低的20%的国家之间的差距,1987年是57倍,1997年扩大到92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更为悬殊,“数字鸿沟”在不断扩大。“新经济”至今只是一种“富国现象”,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信息贫困”之中。
(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我们如何应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
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十七大强调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更加注重公平的精神下,哪种收入分配结构更优越,简要说明理由。
(2)从经济制度上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优越的”收入分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