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等高线图及某天气系统图

材料二  A(云南昆明)、B(贵州贵阳)两城市部分气候资料对比表

 
11月~次年4月
5~10月
1月平均
气温(℃)
7月平均
气温(℃)
降水量
(mm)
占全年比重(%)
降水量
(mm)
占全年比重(%)
A
115.8
11.2
918.1
88.8
7.5
19.7
B
278.5
24.7
849.8
75.3
4.6
24

(1)说出上述天气系统的形成季节,并据图分析其成因。
(2)依据上述材料,比较A、B两城市冬季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游客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到不同的旅游区进行旅游,近年来已有不少老年人一次出行,会在一个旅游地居住15~30天,最长达3个月。他们的这种旅游方式很像候鸟,被称为“候鸟游”。
材料三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结合材料一,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目前老年人逐渐成为“候鸟游”主力军的原因。如果你是导游,在老年人出游前,应该建议老年游客做好哪些准备?
(3)根据材料三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井冈山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应避免的环境问题(写出两点即可)。
(2)简述衡山的成因及景观特色。
(3)写出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图为“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地区部分河流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2)写出限制图示山脉南北两侧地区农业发展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

(3)弱水注入甲、乙两湖,目前甲湖面积缩小,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干涸,试分析这一现象
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该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 ”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环境问题省级行政区    
A类
B类
C类
D类
广东
····
··

··
四川
···


···
新疆

····
···

山西

··
····
····

材料二 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

   质量指标
城市    
污染指数
主要污染物
空气质
量等级
太原
130
TSP

深圳
132
NOx

珠海
58
TSP

重庆
128
SO2

(1)根据材料一,写出B类对应的环境问题,试分析这类问题在新疆严重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写出重庆大气污染的类型,试分析这类污染在太原较轻的主要自然原因。
(3)珠海、深圳同属珠三角地区,但珠海空气质量更好,简述其原因。

读图3—6和图3—7,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3—6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
(2)图3—6中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选择填空)。(5分)

A.低湿地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酸性土壤的改良 D.盐碱地的治理

(3)图3—7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图3—6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①模式适合地区;②模式适合地区。(2分)
(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3—7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农业。(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