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图乙为“江、浙、沪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出杭州市0-14岁人口比例的变化特点是                ,6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变化特点是               。
(2)杭州市在1953—1964年之间和2000年以来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均较     ,但成因有差异, 1953—1964年的成因是         ,2000年以来的成因是          
(3)图乙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与杭州等级相同的城市是       。一般来说在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       (多或少),服务种类越     (多或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地域结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水北调示意图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________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________线。
(3)南水北调产生生态效益是,增加调入区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________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的扩大,控制________。
(4)解决上述地区缺水水问题,除了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较,东线工程的优势和劣势条件是:
(6)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最大障碍是:
A.秦岭山脉B.昆仑山脉C.巴颜喀拉山脉 D.祁连山脉
(7)近年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未再发生,这主要是因为
A.下游地区降水补给充足 B.跨流域调水,紧急补充
C.上游地区大力节水 D.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调度管理

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其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B.C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
(2)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3)B所在国家的首都20世纪70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读图3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950-2000年中国人口自然变动  图4 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状况的预测
(1)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2)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年,2010年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_____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读下列图表回答:


(1)表1、图1和图2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2)由表1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原因是

雪线指常年积雪的下界,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读图,“我国某地区雪线高度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2)此区域由西北向东南自然景观变化规律为荒漠和半荒漠、草原、草甸、森林,试分析形成此变化规律的原因
(3)说出图中①、②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并简述①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