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D.是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解体”指的是
A.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
C.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扩大 |
D.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继昌隆缫丝厂 张謇上海工商界全行业公私合营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
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70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A.近代民族工业只在19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
B.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
D.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