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家庭手工业、商业发展作为农业的辅助。从两宋开始,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农具的发展变化

材料二    两宋时期,传统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宋初从越南引进早稻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普遍种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村中开始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蚕桑,蔬菜,漆树,花卉, 果树,甘蔗)的专业户,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
分析比较北宋首都东京与唐朝首都长安(见下图),就可以发现唐宋之间的巨大社会变革,也可以从这个中原大都市中看到商业革命的现实状况。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先秦至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这些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及耕作方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宋时期农业有了哪些新的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对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唐朝长安、北宋东京两城商业区分布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出能体现宋代出现“商业革命”的其他表现。(7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下面中国不同时期的法律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比《秦律》有哪些进步?

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请阅读下列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图2,英美两国国家机构构成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2)根据图1、图2,完成以下表格:

(3)图3所示的中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部分所体现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图中所示三种政治制度从确立方式上有怎样的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女授露田二十亩。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授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均田令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请回答:
(1)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何不同?
(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