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头符号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在cef过程中传递 |
B.乙、丙中的生物可构成多条食物链 |
C.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增强a过程 |
D.乙中生物处于生长期时,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b+c+e |
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选项是: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
②若去掉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
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
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氧原子数目减少1个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
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
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
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
在外界环境条件恒定时,用如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作用类型(假设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实验开始同时关闭两装置活塞在25℃下经过20min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装置1中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
B.若装置1中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C.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 |
D.装置2 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的体积 |
叶肉细胞和肌肉细胞内都具有,而蓝藻细胞内不具有的结构是()
A.线粒体和中心体 | B.染色体和核糖体 |
C.内质网和叶绿体 |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