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
B.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块取样 |
C.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被标记灰喜鹊的标志物脱落 |
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仅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和分类 |
下图表示温度和水分影响群落的分布状况,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温度和水分共同决定着群落在全球的分布 |
B.影响草原群落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
C.群落中微生物的分解速率,温带森林一般应高于冻土带 |
D.从图中群落分布的区域大小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群落是温带森林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地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地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 |
避役随环境改变的体色、瓢虫鞘翅的鲜艳色斑、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雌黄蜂的形态,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保护色、保护色、拟态 | B.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
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 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