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灰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S的基因频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基因
基因频率
19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S
5%
95%
s
95%
5%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产生的。
(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一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 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试管编号1和2;
②在1号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 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试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2)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
(3)有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上边的推断: 
①: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②: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1 mL新鲜的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③:如果①和②同时成立,则证明原因是

下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区段。
(2)图A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3)图A中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
(4)若—个细胞经过图B曲线所示全过程,最多可产生个子细胞;在对应的区段中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10分)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下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甲图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图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b(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b(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丙图中相当于甲图中c的组合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A.细胞液 < 外界溶液 B.细胞液 > 外界溶液 C.细胞液 = 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侵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I. 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
(2)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
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
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_______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
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
化的曲线(注意交点)。
Ⅱ.右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00和19:00。请分析回答:

(1) 在此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_________。
(2) 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________mg.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大于或等于或小于)300mg。与C点相比,D点C3的含量________(升高或不变或降低)。从图中标的点取相同数量的叶片,经过脱色碘液处理,_____点的颜色最深。
(3) 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B点将向________(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是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
材料。几十年前,德国的一位育种者在众多的孔雀鱼幼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
体,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礼服”品种。用“礼服”品种的雌鱼作亲本(P)与其它
品种的雄鱼杂交,所得子代(F1)个体中,雌雄鱼均表现“礼服”性状;将子代(F1)雌雄
个体自由交配,所得子代(F2)个体中,雌鱼均表现“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礼
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请用“假说一演绎法”对“礼服”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
(1)发现问题:在研究中发现“礼服”性状的遗传与相关联。
(2)作出假设:“礼服”为(显性或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演绎推理:题干Ft中雌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分别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F2中雌鱼基因型是,雄鱼基因型是
(4)实验检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假设。
(5)根据你的假设,请预测F2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3的性状表现型之比为:雌“礼服”:雌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