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国2014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0元。2015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 情况下,甲产品2015年的价格分别是
A.200元、240元 | B.100元、120元 |
C.50元、60元 | D.80元、160元 |
“商品货币金钱观,价格要两面看,供求影响决定还靠价值量;影响消费者因素,前提基础收入……”借用陈奕迅《爱情转移》的旋律,改编歌词,边唱边复习,轻松高效。这表明( )
A.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
C.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 | D.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 B.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
C.存在决定思维![]() |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和儿童的节粮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农业生产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生产的艰难。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青年学生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②学生在实践中培育节约用粮意识
③有效提高农民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 ④学生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近日正式出台。今后,人才将被放在发展的最优先位置,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强调人才重要性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改造世界的主要力量
②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③实践为人类所特有,是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 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近来,中央高层密集到国内省区市,就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行考察调研和动员。北至吉林、南达海南、东抵浙江、西赴新疆,几乎遍布东中西重要经济带。而在考察调研过程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被多次提及。体现了认识论的( )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D.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