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是“万能万物”制造机。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3D打印技术发明与应用是一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请谈谈科技创新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和实践,互联网思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很快渗入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虽然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互联网思维应该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它打破了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需要,是对工业化思维的升华,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条件下的一种崭新思维模式。
材料二:对如何通过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个别地方政府仅仅把国家政策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具体实际行动中;有的则认为,这不是什么难事,有发达国家、先进省份现成的经验,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是一劳永逸的事。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人们对互联网思维为什么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请运用认识论道理,分析材料中个别地方政府所犯的错误。
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按照成本、收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可承受能力,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将资源所有者权益和生态环境损害等纳入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监管,建立定价成本监审制度和价格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决策程序和信息公开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全面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价格的相关知识,分析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的理由。
2015年即将结束,各地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北京平均工资最高,多数省份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目全国唯一突破1O万元大关的地区,这一水平是目前最低的河南省(42179元)的2.4倍。北京师范大学李实教授分析,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众多网友吐槽自己“拖后腿”,恰恰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收差距大的情况。这也凸显出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过高的不合理差距,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李实建议,要在经济增长上多下功夫,保证就业和工资合理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正事增长机制,把“提饭、扩中、限高”落实好,精准发力,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结合材料,从“个人收入的分配”的角度简述如何把“提低、扩中、限高”落实好。
2014年,江西省政府提出“科学发展,富民兴赣”,为了响应这一精神,江西某县提出以文化强县,大力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物价,抑制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引导居民树立积极而理性的消费观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消费的知识说明某县实施各项举措的依据。
我国共有中国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国家相关民族政策的支持下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人民共同奋斗,5个自治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速8年来位居全国第一;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连续8年保持12%以上增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由1955年成立时的12亿元人民币增至2014年的9264.1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知识分析说明5大自治区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