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
材料二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美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3)根据材料四,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共5分)

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皇帝集权发展到
顶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3)请补充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2分)

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展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读图说史】丝绸之路(见下图)上,留下了许许多多中外名人的历史踪迹。

(1)读图,写出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唐朝与传播佛教有关的历史事件各一例。
汉朝:唐朝:
【学以致用】
2007年12月,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
(2)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南海一号”可以使用什么来确定航向?这一发明对近代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确定航向:
影响:
【联系乡土】
宋元时期,泉州是全国最大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留下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l(见下图)。

(3)泉州出现图中所示的墓碑说明了什么问题?
推论:(2分)
【归纳总结】
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4)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一条深刻的教训。
教训:

结合嫦娥三号的成功探月,九年级学生对世界历史进行了一系列探究,请你一起吧。
【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以什么思想为核心?启蒙运动的中心在什么国家?(2分)
思想:中心:
【革命风暴】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世界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见下表)

(2)请结合表中的内容,把表中缺失的内容填写完整。



【工业浪潮】时间轴(见下图)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系统、完整地记录某一领域的发展足迹和详细事迹。

(3)图中所示时间轴上A、B代表的“时代”名称分别是什么?请说说上面示意图主要揭示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分析推动这一过程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时代:A B
发展过程:
主要动力:
【理解升华】(4)通过上述探究。请说说“思想解放”“革命风暴”、“工业浪潮”之间有什么联系?
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32年当选总统的罗斯福,遭逢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1939年全年的平均失业率远远高于1931年。
——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1)材料一对罗斯福新政持怎样的态度?文中的评价是否全面?为什么?(4分)
态度:
观点:
原因: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复兴的重要原因。
原因:
材料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3)阅读材料三,指出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
根本目标:
(4)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当前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各举1例,2分)
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如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并从政治、思想角度理解辛亥革命“并不是不结果实
的”。结合图12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话的哪些变化?
思想:
理解:
变化:
材料三:(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原因:
意义:
材料四:日本投降后不久,……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回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 ·沃尔夫《世界简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