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记载:“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强调成为圣贤的重要性 |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
| C.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道德修养 | D.最高学术目标 |
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图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部分)在今天各省分布情况。这一资料不能说明()
| 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
| B.北方文化走向没落 |
| C.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重心南移的基本原因 |
|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南方文化教育发展 |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 ()
| A.宣政院 | B.枢密院 | C.中书省 | D.御史台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唐、明 | D.秦、元、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