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记载:“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成为圣贤的重要性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道德修养 D.最高学术目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经济地位优越②政治地位低下③遭受全社会的鄙视④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三省执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署,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这段话最适合解释三省六部制的()

A.基本性质 B.职权划分 C.主要目的 D.内在缺陷

东汉前期,郡县工官除制作器物外,还兼向当地私人手工业征税物。下图为当时设置工官的城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当时黄河下游地区手工业较发达
B.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被官府控制
C.官营手工业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D.东汉利用经济手段巩固专制集权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C.“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