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一个国家:“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这体现了该国( )
| A.摆脱了邦联制的松散,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
| B.结束了封建专制政权,逐步实现了议会制民主 |
| C.由分裂走向统一,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
| D.推翻了封建统治阶级,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
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
|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 B.建立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生 |
|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主权力 |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
在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
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领导
②发表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八一宣言”
③从组织上、军事上、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④初步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
| C.遵义会议后,红军获得新生 |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单枪赴奥运,在长达二十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的聊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 B.联合国的建立 |
|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 D.中日甲午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