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 )
| 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 |
| 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 |
| 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是相同的 |
| 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是相同的 |
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
|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
| 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
| D.中国汽车企业已被外企吞并 |
某区域经济组织具有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两大显著特征,该组织的建立开创了存在较大差异的成员国互利共赢、各方获益的成功模式。该组织应是下图所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战前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实现自由贸易,消除关税壁垒,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成立关贸总协定 |
| C.建立世界银行的运行 | D.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1972年5月美苏条约规定:双方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水平上,苏联1 618枚,美国1054枚。苏联数量优势得益于()
|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 |
| 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 C.勃列日涅夫改革 |
| 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 |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
|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 D.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