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1 ° C 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B. t 2 ° C 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 ° C 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
C. t 2 ° C 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
D. t 2 ° C 时在100g 水中加入40g 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摩尔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二氧化碳
氯化氢气体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将碘酒滴入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C.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图中所有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生成)。则图中物质M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