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国家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材料二:2014年至2018年,新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正式实施,共规划投入建设资金201.4亿元,其中2014年落实"全面改薄"资金达39.75亿元。
材料三:一位初三学生看到上述两则材料后受到启发,运用所学知识经过深入思考在学习笔记中绘出了下列简图。
(1)材料一说明什么?
(2)我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有何意义?
(3)你能从这位同学的笔记简图中看出什么?请加以说明。
跨进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请回答:(共7分)
(1)本世纪我国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为实现该目标我国必须从哪些方面努力?
(3)谈谈你为实现该目标的打算和做法。
下面是某校七年级蓉蓉同学上学某一天的“所见”“所闻”“所行”。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法律护我成长”及本学期其他思品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情景一中的这些变化是如何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
(2)指出情景二中我国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
(3)目前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主要有哪两部?请你从加强自我防范的角度,为中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提两条建议。
材料:赵亚夫同志,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53年扎根农村,推广草莓,推广葡萄、水蜜桃种植新方法,推广有机稻……致力于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并转化成生产力。赵亚夫说:“人既然下了这个决心,就一定要做出点事情来,不可虚度了生命。”2014年,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称其为毕生兴农惠农的“大地活雷锋”。赵亚夫的行为是对生活的主旋律和人生价值的最好诠释。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是什么?
(2)有人认为,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使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让人生更加灿烂”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共14分)小丽和小芳是同班同学。有一天,小丽戴的一块名牌手表丢了。她怀疑是小芳偷的,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小丽根据自己的猜测,在学校里到处散布“小芳是小偷”之类的言论。许多同学信以为真,在小芳背后议论纷纷,甚至于说一些难听的话。小芳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并因长期的心理压抑,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后来小丽的手表在自己家找到了。小芳的父母亲将小丽告上法庭。法院裁定小丽侵权成立,要求小丽公开向小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由此给小芳造成的一切损失。小丽对法院的裁定不理解,她认为言论自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1)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向小丽解释法院的裁定,并说明小丽侵犯了小芳的什么权利?(`10分)
(2)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共10分)小明的爸爸妈妈都下岗了。爸爸因为有一技之长,在一家私营企业找到了工作,可工作半年却拿不到一分工资,多次催讨仍然无效;妈妈因为一无文化二无技术,而且体力也不好,连跑了好几个企业都没人要, 费尽周折才找到工作,又因上班迟到,工作时走神、出差错,不到一个月就遭到老板的辞退。只好在家里当起了“专职”的家庭主妇。……今天,老师把小明家的“烦恼”告诉同学们,请大家为他排忧解难。
(1)针对小明爸爸的遭遇,请你帮他想办法讨回工资。(至少三种方法,6分)
(2)小明妈妈的求职经历,对我们这些未来的劳动者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