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问上泉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基本途径。城镇化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依据1袋米=2只羊这一交换等式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形式的商品交换?
(2)米和羊为什么要交换?
(3)为什么1袋米只能换2只羊?
(4)如果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而生产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一半,这时1袋米能换多少只羊?
(5)这一交换等式的实质是什么?

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已拨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37亿元,其中安排受旱6省38.55亿元,为支持做好春耕备耕等工作,确保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财政部及时拨付资金,全力支持各地特别是华北、黄淮地区做好抗旱救灾保春耕工作。中央财政于近日拨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资金合计1 277.8亿元。上述四项资金,共拨付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6个受 旱较重省份(以下简称受旱6省)合计447.7亿元,占资金总额的35%。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中有关财政等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2011年上半年,陕西省私营企业达到19.83万家,个体工商户达到79.36万户。“十一五”期间,该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递增15.2%,占该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3.3%提高到2010年的49.5%,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生力军。
你认为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7分)

材料一: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5年
2008年
0.21~0.27
0.4
0.463
0.469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2010年6月3日,据人民日报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谈到导致当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时说,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环节不合理造成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放大了由生产力不平衡、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形成的收入差距,成为收入差距不合理的主要根源。二是经济社会体制存在弊端的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恶化了收入分配的突出问题,扩大了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差距,成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深层次根源。三是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问题的制约和影响。收入分配体系涉及一次、二次、三次分配领域,时至今日,该系统还存在不少缺陷。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某校组织高三(1)班的同学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现有劳动力
2032人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195人
下岗失业或曾下
岗失业405人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163人,约占41%
初级技工及无技术等级的人员
306人,约占76%
实现再就业281人
就业企业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
就业领域
第二产业63人,第三产业218人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性工作岗位。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存在什么问题?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提供几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