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2)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 ,简述你的理由。
(3)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 区,理由是 ;④为区 ,理由是 。
图15为南半球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5为北半球 (节气)日的太阳光照图。
(2)此时, 图15中C地正处于______(日出、日落),该日C地的昼长为 小时。ABC三地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3)图15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BC三点相比,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4)图15所示的日期,地球位于图16中的 (填数字序号)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
(5)地球运行到图16中的 (填数字序号)位置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6)图16中当地球运行在 位置至 位置(填数字序号)期间,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
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
材料二:山西省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材料三、五大国主要产值、资源消费指标占世界比重(%)
国家 |
GDP (2003) |
工业增加值 (2003) |
钢消费量 (2003) |
煤炭消费量 (2004) |
石油消费量 (2004) |
中国 |
11.8 |
22 |
26.62 |
34.44 |
8.19 |
日本 |
6.6 |
7.1 |
7.94 |
4.35 |
![]() |
美国 |
20.1 |
16.5 |
![]() |
20.31 |
24.89 |
材料四、中美两国自然资源损失占世界比重变化
(1)读材料一,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2)简述1990年以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读材料二所示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主要的优势有哪些?
⑷材料三、四中反映出中国目前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其原因是、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⑸请描述中国与美国自然资源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规律。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M、N两条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至少回答4点)。(4分)
(2)分析图中M、N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其原因。(4分)
⑶分别说出甲图M河和乙图N河航运价值低的主要原因
(4) 萨赫勒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__。乙图N河流流域则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分)
⑸分析甲图中A处水修建利工程后,大坝上游库区、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塔里木河相关数据对比表
下游河段 年代 |
水量(立方米) |
地下水位(米) |
胡杨林(公顷) |
20世纪50年代 |
14.6亿 |
3~5 |
5.4万 |
20世纪90年代 |
2.5亿 |
11~13 |
0.7万 |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3)材料二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着什么问题?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
(4)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基地,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就在新疆,与新疆接壤的中亚地区也是保障我国石油进口重要区域,与非洲相比,我国从中亚进口石油具有哪些优势?
(5)除进口石油外,我国还可采取哪些措施,缓解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6)根据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建设新疆能源基地的?
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 __________ 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在中低纬海区,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 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 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大陆东岸海区多为 __________ 流,大陆西岸海区多为 __________ 流。
(3)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 __________ 具有重要意义。
(4)暖流对沿岸气候有 __________ 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 __________ 作用。
(5)在南太平洋东侧海区,海轮 __________(向南或向北)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其原因是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