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科考,彰显中国力量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起步晚发展快、成绩大。2013年11月7日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经过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两个港口,首次完成环南极大陆航行,又建成了中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6°E,73°S)。考察船于2014年4月15日返回上海。读考察路线及考察站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赴南极考察的这段时间正值我国的_____________(季节),选择这一时间去南极考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察队于2014年2月8日建成泰山站,此时泰安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考察船从上海至长城站依次通过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山站的建筑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城站在泰山站的 方向。
(5)我国科考船环南极大陆考察时,从自然条件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里斯本(①)、阿利坎特(②)两个城市纬度相差无几,分别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部沿海和东部沿海。请阅读"伊比利亚半岛地形示意图"及"里斯本、阿利坎特"相关气候数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伊比利亚半岛的海陆位置。
(2)地势是指一个地区地表总体的起伏状态。请描述"伊比利亚半岛地形示意图"中经纬网格控制的陆地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3)两个城市最冷月份均为月。冬季是两个城市一年中降水最多的季节,但(填数码或城市名)冬季降水更多,这主要是因为来至大西洋的西风受半岛地形影响,使该城市处于易形成地形雨的所致。
(4)对比两个城市气候数据图表,在城市②生活的人们相对城市①夏季更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据图回答
(1)根据两幅图的图幅推断,比例尺较大的是年的城市分布图。
(2)比较两幅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成功的地区,这种成功与该区的位置关系很大,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
(4)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引发哪些方面的问题?
下图是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和2010年粮食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据图回答
(1)读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有人得出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山环水绕"。请你指出你能够支持这种结论的证据。
"山环"的证据:。
"水绕"的证据:。
(2)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这里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3)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各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
(4)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大水的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不但种植面积大,而且分布纬度高(可达北纬50°),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都是达不到的,你认为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纬度高与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和欧洲西部年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回答
1. |
根据本区的地形图,有位同学概括归纳出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你认为这种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你感觉还不完善,需要补充还不完善,需要补充。请说出。。 |
2. |
请你对照欧洲西部地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列举两处地形对降水影响很大的地区。。 |
3. |
下图是欧洲西部四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对照降水量分布图中四地的位置,说出本区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的变化规律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
4. |
伯明翰所在地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华沙所在地的农业谷物种植比重很大,与伯明翰相比,华沙有利于发展谷物种植的原因是什么?。 |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地,农业生产最易受到春旱威胁的是地。
(2)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判断依据是。
(3)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为了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我国建成了被人们成为"天路"的铁路。
(4)b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5)右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上。P地所在的地形区是高原,该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近几十年,对该高原采用的整治措施主要有。
(6)M为(山脉),它与淮河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例说明该分界线的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