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看图一、图二
材料二:2014年,鉴于外部环境仍然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我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仍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消费新的增长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 请从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角度就如何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的消费率提几条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十分紧要。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
(2)请从《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阐述你对“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理解。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在我国“国家安全”问题上,党、政府和公民应如何作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1月以来,乌克兰地区局势动荡。2014年3月,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决定自身地位的全民公决投票,赞成加入俄罗斯的选票占96.6%;3月17日,克里米亚议会决定,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克里米亚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材料二2014年3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起草的、有关反对克里米亚公投的决议草案举行投票表决。俄罗斯行使否决权,将该草案封杀。3月2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以100个国家赞成、11个国家反对、58个国家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有关乌克兰问题决议,申明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同时敦促各方通过直接政治对话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
阅读材料,请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罗斯的国家结构形式及这一结构形式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概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主要区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建立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手机打车应用市场快速发展,手机打车软件公司推出各种针对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优惠和补贴措施。打车费用的降低,吸引了广大民众纷纷采用打车软件叫出租车出行。
手机打车应用的运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手机打车应用市场的发展,给相关各方带来了利益,同时也造成了出租车市场的种种乱象,如司机边开车边“抢单”有很大安全隐患;私下议价加价扰乱市场秩序;司机盯着手机找生意,“招手”打车变得更难。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手机打车出行的增多会引起公交车、私家车使用需求曲线(Q1)和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使用需求曲线(Q2)发生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分别选出下列能正确反映这两种变化的图形,并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出租车市场出现的乱象,有市民认为,政府应限制手机打车应用的发展。请你评析该市民的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PX项目,即对二甲苯化工项目。对二甲苯,以液态存在,无色透明,气味芬芳,是化工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常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对二甲苯的产量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对二甲苯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物品,不能受制于人。但在PX项目发展过程中,有人出于对环境和自身健康的重视,对PX等等一些化工原料的生产表现出很大的焦虑。
误解PX高毒、致癌、危险性高 |
① |
认为项目立项、环评建设等信息不公开 |
② |
担心企业生产不规范、不安全 |
国内化工企业安全事故贫发,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
不信任政府能够严格监管、执法到位 |
③ |
项目周边居民担心拆迁补偿等利益得不到保障 |
居民处于弱势地位,有关方面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工作不到位 |
(1)结合上述材料,剖析群众对PX项目各种焦虑产生的原因(对应①、②、③处),并从《政治生活》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2)结合上述事件,说明在PX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耕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做到“五谷实,草木关多,六畜落息,国富兵强”(《管子》)。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人工施肥法和轮作制,来解决因土地持续耕作、利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土地肥力降低问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在发展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如何发挥“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
(3)很多农民认为,下大雨就会把农作物上化学农药冲刷干净,不会损害人的健康。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需要说服农民改变观念,逐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增加使用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对此,请你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