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
C.海禁政策遭到质疑 | D.东南沿海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图是其中一张,请为他指正有几处错误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 B.土地的用途 | C.土地的所有权 | D.土地的规模 |
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发展历程。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五四运动时期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年、1896~1911年、1912~1913年、1914~1918年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5.6个 | B.4.2个 | C.3个 | D.0.7个 |
图一与图二中的两个企业相比,二者相同点是
①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其产品都直接投入市场
③都雇佣工人进行生产④资金都很充足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