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资产阶级思想引发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人类步入近代社会。
(1)写出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
(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美国独立战争 |
法国大革命 |
代表人物 |
克伦威尔 |
华盛顿 |
罗伯斯庇尔 |
文献 |
① |
1787年宪法 |
《人权宣言》 |
政体 |
君主立宪制 |
② |
③ |
材料三
(3)为图1、图2提供动力的机器是什么?图3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l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他们踢我国门,抢我财富,割我领土,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1分)
材料二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2分)
(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1分)“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她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1分)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现实,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1分)
分析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 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
![]() 图二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种政治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受到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 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这种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他改变这种状况的做法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请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意大利、法国、德国是欧洲的三个重要国家,三国在近代以来的不同阶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但丁伏尔泰马克思
材料二: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材料三:“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法国 雨果
(1)材料一的三位人物是这三个国家历史上对人类发展进程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伟人。他们所代表的时代都产生过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成果,请写出这三种思想成果。
(2)一战前这三个国家分道扬镳,分别组成了不同的侵略集团。材料二中“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的根源是什么?
(3)“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悍然在欧洲发动战争、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是哪个国家?请写出以该国为核心组成的军事集团名称。
(4)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意大利人”、“我是法国人”、 “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与这一现象有关的事件是什么?
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是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材料三:“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材料一中漫画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请写出漫画中被割占地区回归祖国后,我国在该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哪些“声音”?(列举两例,2分)
(3)材料三中的“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 是指什么?打开这扇“窗”的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来的?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