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曾说:“在实质上,世界的1/5是我们的自愿的进贡者,北美大平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诸国是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羊群和牧场在澳洲,我们的牛群在美洲,秘鲁把它的白银提供给我们,……中国为我们种茶,印度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
——高德步等主编《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990——1992年各类型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出口 |
出口 |
出口 |
|
发达国家 |
72% |
71% |
70% |
发展中国家 |
28% |
29% |
30%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在当时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形成这一地位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哪一种趋势?据材料概括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
(3)材料三反映在国际贸易中存在怎样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
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人是谁?
(2)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核心是什么?
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里?
( 3 ) 他还是大教育家,请你总结他在教育上的成就。
( 4 ) 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考察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战国时期,新兴地主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1)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2)该事件起到什么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核心。
(2)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4)请列举出三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中华大家庭的民族情谊。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统一也有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合相关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的前身叫什么?
(2)我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谁建立的什么朝代?(3分)
阅读下列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回答:
(1)上述诗句出自于哪位诗人的哪部作品?
(2)这部作品是采用什么诗歌体裁创作的?
(3)阅读了上述诗句后,你有什么感想?